主題:年長者以利法第一次發言(二)
12/9 約伯記 第7天
經文:約伯記五章1~27節
神的話是醫全體的良藥,在詩篇一一九篇中,詩人不斷地提到神的話,把他從患難中救活過來。雖說「良藥」苦口,然而若開錯藥,沒有「對症下藥」的話,不但對人沒有幫助,反而有害。我們從約伯的三個朋友身上,看見了這個教訓,他們帶著愛心和熱情來幫助約伯,希望他「從苦境中轉回」,然而一開始他們就已「診斷錯誤」,他們都認為約伯是因為犯罪而被神懲治。
在這章的第17~26節,以利法將「被神懲治者之福」闡明得極其生動。對一般因犯罪而被神管教的人而言,實在是一段美好的勸言。在「一般情況」下,這也是神樂意賜給我們的福──就是「疾病得痊癒」(參18節)、「災難消除」(參19~22節)、「環境通順」(參22~23節)、「家中平安」(參24節)、「子孫滿堂」(參25節)、「全壽而終」(參26節)。以利法極力地勸告約伯,第7節他說:「人生在世必遇患難,如同火星飛騰。」他的意思是說:那裡有火,那裡必有火星飛騰。同樣的,人生在世遭遇苦難,必有其原因,那就是──人犯罪得罪神。因此,只要他「認罪悔改」,這一切的福都會重新賜給他。我們從約伯記四十二章中,看見約伯最後「快樂的結局」也是如此。這些福的確是神樂意賜給我們的。
然而約伯的苦難並不是因為他犯罪得罪神,所以這些勸告對約伯是無益的。從以利法以下的行為,讓我們再次看見,一個屬靈經歷豐富的人,雖常能幫助別人(這也是神給我們屬靈經歷的目的),但是若不仰望主的引領,常常也最容易定別人的罪,使苦難中的人陷於更深的黑暗與痛苦中。
第一、以利法定約伯的罪:
第2節以利法說:「忿怒害死愚妄人;嫉妒殺死癡迷人」。他在此暗示約伯如同「愚妄人」和「癡迷人」,在受苦時不知悔改,只是一味地「忿怒」和「妒嫉」。而第8節他說:「至於我,我必仰望神,把我的事情託付祂。」意思是指,假如他是約伯,他在受苦時,一定不會像約伯那樣「失敗」,他將安靜地仰望神。以利法這樣地「嚴重警告約伯,輕鬆地見證自己」,只會讓約伯更痛苦,更灰心。我們切忌犯同樣的錯誤!
第二、以利法甚至陷約伯於更深的黑暗與痛苦中:
在第1節他說:「你且呼求,有誰答應你?諸聖者之中,你轉向哪一位呢?」意思是警告約伯,他的剛硬將被神棄絕,一切禱告都毫無功效,正當約伯以為神離棄了他時,以利法毫不留情地打消約伯禱告的努力,若是約伯果真因此灰心而放棄禱告,那將是何等可怕的事!
求主讓我們在幫助遭患難的弟兄姊妹時,能更多仰望神的引導,而不是倚靠自己的愛心和經歷!
回應
主啊!讓我在牧養或幫助人的時候,不是倚靠自己的熱心,經歷或智慧,讓我更多謙卑仰望祢的帶領!
禱讀
約伯記五章8~9節
至於我,我必仰望 神,把我的事情託付祂。祂行大事不可測度,行奇事不可勝數。
QT經文
約伯記五章1~27節